液流电池的离子迁移

研究了全方位钒液流电池自放电过程、充放电循环中,钒离子渗透以及水迁移规律。 自放电过程和充放电循环中浓差是导致钒离子渗透的主要原因。 自放电过程中,水迁移主要是由水合氢离子、水合钒离子以及渗透压引起的。

All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

我们的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商业设施,确保高效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这款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集成了储能与充电功能,设计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我们的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是为偏远地区和移动应用设计的灵活能源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和部署,为多种场景提供可持续电力。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系统专为海岛地区设计,整合了太阳能、储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保障海岛的能源独立性与稳定性。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提供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移动场景,从紧急救援到临时活动,能够快速部署并高效产生电力。
调度监控系统

调度监控系统

我们的调度监控系统为微电网和储能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确保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

全方位钒液流电池隔膜中钒离子渗透及水迁移行为研究

研究了全方位钒液流电池自放电过程、充放电循环中,钒离子渗透以及水迁移规律。 自放电过程和充放电循环中浓差是导致钒离子渗透的主要原因。 自放电过程中,水迁移主要是由水合氢离子、水合钒离子以及渗透压引起的。

一种全方位钒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及其降低负极钒离子迁移的

2020年6月20日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方位钒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及其降低全方位钒液流电池负极钒离子迁移的方法,通过在腹肌电解液中引入添加剂与二价钒离子络合使半径变大,降低其透过膜的渗透速率,降低副反应的发生速率,提高电池性能。

液流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技术要求及发展方向-深圳市中和储能

6 天之前 · 目前钒液流电池大都选用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中起离子传输作用的是带负电的基团(磺酸基-SO3H,羧基-COOH,酚羟基-OH等),阳离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离子传输能力,但对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差,钒离子在膜中的通量较高;

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中的传输现象

2020年2月12日 · 选择性地调节通过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的离子传输是提高电池容量,功率密度以及最高终经济可行性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然而,该过程是复杂的,具有多种作用力,并且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下,耦合的分子相互作用驱动和影响运输。

全方位钒液流电池离子传导膜构效关系与离子传递机理的研究-学位

摘要: 全方位钒液流电池(VFB)具有安全方位性高、寿命长、效率高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离子传导膜(ICM)是VFB的核心部件,具有阻隔正负极钒离子和传递载流子(质子或者阴离子)形成电池回路的作用。

质子传导膜内受限空间离子扩散过程

2012年7月31日 · 摘要: 以具有纳米尺度孔径的聚偏氟乙烯(PVDF)质子传导膜为对象,研究电解质溶液中水合离子在受限空间内的传递行为,证明使用纳米尺度多孔膜代替离子交换膜用于液流电池过程的可行性。

运行参数对全方位钒液流电池离子跨膜迁移的影响

全方位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FB)是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储能的二次电池,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正负极间不同价态的钒离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和水的迁移现象.这会引起电解液中各种离子摩尔数的变化,电池容量的衰减和正负极间电解液体积

液流电池

新型液流电池技术,如钒/空气液流电池、(Fe 3+ /Fe 2+ )液流/甲醇燃料电池或半固体锂离子液流电池,正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无论性能还是可信赖性和循环寿命,都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这些新技术要成为成熟的商业化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液流电池的离子导电膜:设计和离子传输机制

2021年4月30日 · 液流电池因其高安全方位性,高效率和长循环寿命而成为固定式储能应用中最高有前途的技术之一。 作为液流电池的关键组件,离子导电膜(ICM)在将活性物质与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隔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转移了电荷事业以完善内部电路。

李先锋团队2023年度液流电池重点研究成果总结

2024年1月16日 · 在这里,设计了通过Co2+与聚苯并咪唑 (OPBI) 配位制备的高电导率薄图灵膜,并展示了它们在碱性锌铁液流电池 (AZIFB) 中的高效离子传输。 在此设计中,图灵结构增加了与电解质的有效接触面积,7.9 µm的厚度缩短了离子的跨膜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