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加电储热

2019年1月15日 · 供热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塔式聚光吸热系统、跨季节水体储热系统、自控系统等组成,可实现太阳能全方位年收集、存储,有效解决建筑冬季清洁供热问题。 定日镜采光面积 760 ㎡,跨季节水体储热容量 3000m3, 满足园区内 3000 ㎡建筑冬季供热要求。

All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

我们的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商业设施,确保高效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这款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集成了储能与充电功能,设计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我们的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是为偏远地区和移动应用设计的灵活能源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和部署,为多种场景提供可持续电力。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系统专为海岛地区设计,整合了太阳能、储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保障海岛的能源独立性与稳定性。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提供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移动场景,从紧急救援到临时活动,能够快速部署并高效产生电力。
调度监控系统

调度监控系统

我们的调度监控系统为微电网和储能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确保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

电工所研制的小型集中型太阳能供热示范系统在张家口黄帝城

2019年1月15日 · 供热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塔式聚光吸热系统、跨季节水体储热系统、自控系统等组成,可实现太阳能全方位年收集、存储,有效解决建筑冬季清洁供热问题。 定日镜采光面积 760 ㎡,跨季节水体储热容量 3000m3, 满足园区内 3000 ㎡建筑冬季供热要求。

樊建华:以三个工程案例浅析跨季节蓄热太阳能区域供热技术

2018年10月9日 · 目前,世界前沿的跨季节蓄热技术主要包括 钢罐(steel tank)、大容积水池蓄热(PTES)、土壤源蓄热体(BTES)以及地下水体蓄热(Aquifer)。 其中,钢罐蓄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跨季节蓄热。

案例|中国清洁供热蓄热典型项目汇总

2019年8月7日 · 储热模块采用的主要技术产品为固体蓄热装置和水蓄热装置。 其采用的蓄热材料比热值达到1.46KJ/Kg℃以上,最高高耐温可达1350℃,在蓄热量相等的情况下设备体积更小。

五部委:鼓励发展耦合太阳能的蓄热式锅炉,探索构建多能

2023年12月25日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了《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锅炉生产制造、建设运行、回收利用等全方位链条和各环节,提出了加快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行动方案》明确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绿色低碳锅炉。 鼓励各地区各有关

赵晓辉:谁在挑战聚光集热系统存在的必要性?_发电_储能_成本

2024年5月29日 · 各地政策中对新能源配储占比要求达到10%~20% (装机容量占比),4小时以上并且低成本的长时储能需求逐渐成为刚需;在部分光资源和电价合适的区域,实施长时熔盐储能与电热储能系统耦合,具有经济竞争力(相对抽蓄或电化学储能)。 此外,截至2024年3月底,我国列入政府名单的在建和拟建光热发电项目超40个,总装机容量约4800MW,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

太阳能相变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在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双重背景下,太阳能是建筑供暖的首选能源.从相变蓄热技术与太阳能供暖系统耦合的应用方式出发,综述太阳能耦合相变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的集热,储热部分,相变蓄热部分及辅助热源的研究现状,并从技术,经济效益,节能环境效益方面阐述

全方位国最高大!新疆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综合项目并网发电

3 天之前 · 我国最高大"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有哪些特点和不同?一起跟随总台央视记者去现场探访。对于光热储能电站而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鼓励发展耦合太阳能的蓄热式锅炉,探索

2023年12月20日 · 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鼓励发展耦合太阳能的蓄热式锅炉,探索构建多能耦合的供热模式。 在工业余热富集地区,鼓励优先选用余热锅炉。 结合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对电站锅炉实施主辅机匹配、换热系统优化

太阳能相变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023年10月8日 · 从相变蓄热技术与太阳能供暖系统耦合的应用方式出发,综述太阳能耦合相变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的集热、储热部分,相变蓄热部分及辅助热源的研究现状,并从技术、经济效益、节能环境效益方面阐述太阳能耦合相变蓄热+电锅炉供暖系统的综合优势和研究方向,以期

基于太阳能辅热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性能研究-学位-万方

本文提出了基于太阳能辅热的先进的技术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概念,分析了系统各项主要设备的热力性能,然后对各设备进行了热力学建模,并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对比分析了耦合系统与传统AA-CAES 系统的优缺点;详细研究了耦合系统参数优化匹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