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低温储能电池制造

2024年10月17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方位国重点实验室陈忠伟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名代高比能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260 Wh/kg,可在-60℃超低温下稳定运行,-60℃、0.5C运行条件下放电容量可达80%以上,循环寿命500次以上,电池性能达到

All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

我们的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商业设施,确保高效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这款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集成了储能与充电功能,设计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我们的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是为偏远地区和移动应用设计的灵活能源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和部署,为多种场景提供可持续电力。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系统专为海岛地区设计,整合了太阳能、储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保障海岛的能源独立性与稳定性。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提供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移动场景,从紧急救援到临时活动,能够快速部署并高效产生电力。
调度监控系统

调度监控系统

我们的调度监控系统为微电网和储能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确保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

超低温电池重大突破!陈忠伟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名代超

2024年10月17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方位国重点实验室陈忠伟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名代高比能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260 Wh/kg,可在-60℃超低温下稳定运行,-60℃、0.5C运行条件下放电容量可达80%以上,循环寿命500次以上,电池性能达到

广西大学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低温锂电池研究领域取得

2024-12-24  · 广西大学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低温锂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锂电池,锂离子,锂金属,广西大学,固态电池, 储能材料与器件 即使在高负载或低温环境下,所制备的Li-NCM811全方位电池,在-20℃的温度下,依旧可以保持130次循环且容量保持率

我院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低温锂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

2 天之前 · 团队负责人刘美男教授为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引进的学术带头人,所负责的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依托于 学院与 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方位寿命安全方位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当前锂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环境适应性差等众多问题,如低温电池衰减快,高温

低温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储能

2023年12月21日 · 分别从电池材料改性、电解液组分和溶剂结构调节,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设计三个方面综述了改善低温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有效途径,并对超离子导体包覆的新型低温锂离子电池体系的研究和开发作了展望。

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低温快速加热方法研究

2024年9月24日 · 针对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问题,论文考虑电池的尺寸效应及其各向异性的热传导特性,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手段,提出了利用电热膜对电池模组进行快速加热的方法。

大容量低温功率型钠离子电池及模块性能研究-中国储能

2024年11月2日 · 本文采用P2型层状氧化物/硬碳材料体系制备大容量(60 Ah)方形低温钠离子蓄电池及2并7串电池模块,对电池及模块的功率性能、低温性能及安全方位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测试,并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科大研发出室温液态金属基新型超快充液流电池

2 天之前 · 随着全方位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电动汽车(EV)成为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然而,现有锂离子电池(LIB)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及安全方位性等问题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特任教授谈鹏团队在液流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电动汽车储能

邢东锂电如何领航低温、固态电池"双量产"-中国储能

2024年8月13日 · 基于以上亮点,邢东锂电低温电池产品可支持206Ah-314Ah电芯容量范围内的动力、储能电池定制,与在高寒、高原地区的多场景应用。 这款低温电池的优秀性能,得益于邢东锂电在材料体系上对电解液与负极导电剂的创新选择。

我校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低温锂

2 天之前 · 近日,我校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低温锂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Low-Temperatur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chieved by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Screening Li+ Desolvation Kinetic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水平水平学术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上。

孙学良院士&肖必威教授Carbon Energy综述:低温Na离子电池

2024年12月18日 · 从理论基础导向最高终的低温性能。研究小结 首先指出低工作温度对电池内部反应动力学及界面的有害影响,进而仔细对比了低温条件下LIBs和NIBs电极材料结构及电解液特点,并指出了Na离子电池其相对于Li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应用的潜力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