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缓释材料

2024年12月11日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汪宏讲席教授团队在储能电介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perior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 Enabled by Molecularly Interpenetrating Interfaces in Layered Polymers"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期刊 Advanced

All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

我们的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商业设施,确保高效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这款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集成了储能与充电功能,设计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我们的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是为偏远地区和移动应用设计的灵活能源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和部署,为多种场景提供可持续电力。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系统专为海岛地区设计,整合了太阳能、储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保障海岛的能源独立性与稳定性。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提供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移动场景,从紧急救援到临时活动,能够快速部署并高效产生电力。
调度监控系统

调度监控系统

我们的调度监控系统为微电网和储能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确保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

南科大汪宏团队在全方位有机储能电介质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12月11日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汪宏讲席教授团队在储能电介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perior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 Enabled by Molecularly Interpenetrating Interfaces in Layered Polymers"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期刊 Advanced

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023年3月13日 · 以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我国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为研究背景,总结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分析了建筑相变材料的选用,并调研了相变储能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和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对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纳米缓释胶囊 (LiNO₃@MOF):提升锂金属电池寿命和稳定性

2020年12月28日 · 本研究构筑了富含LiNO₃的金属-有机框架(MOF),即LiNO₃@MOF纳米胶囊结构,该纳米缓释胶囊使得LiNO₃在商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持续释放,以确保循环过程中锂金属负极的均匀沉积。

水溶性KCl催化合成碳纳米片的方法及储能、缓释应用与流程

2019年8月27日 · 近年来,对碳材料主要进行纳米化以及多孔化的研究,通过纳米化和多孔化可以增大材料比表面积,从而提高材料性能。 目前有多种纳米化以及多孔化碳材料的方法,如液体中的剪切剥离、石墨晶体的劈裂和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技术。

《储能科学与技术》推荐|叶强等:基于Bi3+过

2023年6月9日 · 本文针对提升催化剂沉积均匀性的难题,首次提出了基于铋离子由正极电解液承载过膜穿透至负极的缓释沉积策略。 通过在正极电解液添加不同浓度的BiCl3,研究沉积速率和铋载量对铁铬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随着负极铋载量的持续增加,铁铬液流电池的库仑效率也有显著且持续的提高,这归因于电池负极的析氢量有所减少。 此外,铋在负极的原位沉积也

海辰储能 专业让能源更安全方位

2022年10月24日 · 海辰储能电池产品通过了针刺、热失控、过充电、短路、挤压、加热等严苛的行业安全方位测试,且表现优秀,已获得 GB/T36276,IEC62619,UL9540A,UL1973等多项国内外产品标准认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高压脉冲储能电介质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年4月1日 · 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凭借其高电压、高功率、长寿命和自愈性等独特优势,成为高能电磁装备、智能电网和电力交通等高压脉冲能量储存 / 转换系统中的关键基础材料。但是,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的储能密度较低,极大地制约了其在集成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行业前瞻-海辰储能

通过创新设计多级纳米颗粒正极材料,实现循环过程"循序渐进式"释放锂离子,并精确准匹配锂消耗,显著提升循环寿命。 在正极材料上,采用多元素掺杂和包覆技术,兼顾高热稳定性和高动力学性能;在负极材料上,采用低表面缺陷石墨,有效降低副反应产热,提升安全方位性。 通过三维气流通道设计+每个维度3条气体快速通路设计,实现360°气体传输通路;同时采用定向开阀技术,精确确

缓释概念首次引入隔膜中提升锂金属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2022年11月28日 · 结论表明,通过在隔膜一侧添加硝酸镁缓释剂和在另一侧添加Super P改性层,成功制备了具有缓释功能的隔膜,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为高性能锂金属二次电池的产业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深圳先进的技术院开发出光热相变储能微胶囊----中国科学院

2020年10月27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的技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团队开发出新型光热相变储能微胶囊。 相关工作以 Phase-Changing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Black Phosphorus for Efficient Solar Energy Storage 为题发表在《先进的技术科学》( Advanced Science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