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电极储能系统

2024年9月25日 ·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刘涛研究员团队在高功率密度全方位钒液流电池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铋(Bi)单原子负载石墨毡电极,其在2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1.2%,峰值功率密度

All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

我们的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商业设施,确保高效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这款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集成了储能与充电功能,设计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我们的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是为偏远地区和移动应用设计的灵活能源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和部署,为多种场景提供可持续电力。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系统专为海岛地区设计,整合了太阳能、储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保障海岛的能源独立性与稳定性。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提供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移动场景,从紧急救援到临时活动,能够快速部署并高效产生电力。
调度监控系统

调度监控系统

我们的调度监控系统为微电网和储能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确保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功率密度全方位钒液流电池用铋单原子负载

2024年9月25日 ·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刘涛研究员团队在高功率密度全方位钒液流电池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铋(Bi)单原子负载石墨毡电极,其在2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1.2%,峰值功率密度

卟啉配合物作为高效能储能的自调节电极材料

2017年7月19日 · 新型功能化卟啉铜(II)(CuDEPP)用作可充电能量存储系统的电极,具有优秀的存储容量,速率功能和循环能力稳定。

钽基二氧化钌阴极薄膜电沉积工艺及机理研究

2012年1月3日 · 钽基二氧化钌 阴极薄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其特点是:该电极材料既保持了充放电效 率高、能量密度大,同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其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显著。

新加坡研发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 碲电极可提高电池储能-瑞达

2024年11月11日 · 新加坡科学技术与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由碲制造的电极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和输出功率。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包含有铁、钴和锰的氧化物,且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新兴铋基材料:从基础到电化学储能应用

2023年3月23日 · 铋 (Bi) 基材料由于其优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作为电化学储能领域中有前途的电极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它们存在体积膨胀大和反应动力学缓慢的问题,导致容量快速下降和倍率性能差。

氧化钌/活性炭超电容器复合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电化学超电容器作为一种新一代储能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直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交流阻抗等实验显示了本文制备的活性碳材料以及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活性碳材料的质量比容量为172F@g-1,采用无定形RuO2与上述活性碳复合制成的新型

超级电容器氧化钌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在此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氧化钌掺杂活性碳(AC)、聚苯胺(PANI)及聚吡咯(PPy)复合电极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形貌及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电极的比电容、等效串联电阻及循环寿命等综合性能进行了优化。

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EES:用钌(Ru)纳米颗粒作为正极

2017年4月7日 · 近日,来自南京大学的周豪慎教授和何平副教授(共同通讯)等人使用溶剂热合成法将钌(Ru)纳米颗粒沉积在Super P上,所得材料Ru @ Super P用作Li-CO 2 电池中的正极。

氧化钌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该装置发挥优秀性能的关键,目前较受关注的电极材料有碳、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三大类。 其中以过渡金属氧化物RuO2为电极材料的法拉第准电容器因具有高比电容量、低电阻率等优良特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但

数字储能

2015年10月12日 · 中国储能网讯:碲电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传统电极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充放电速度。新加坡科学技术与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由碲制造的电极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和输出功率。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包含有铁、钴和锰的氧化物,且能量密度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