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突破新技术

2024年8月6日 · 中科院青岛所开发新型全方位固态锂电池,正极材料具高能量密度、超长循环寿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有望改变电池格局,具广泛应用潜力,但距商用化尚远。

All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

我们的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商业设施,确保高效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这款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集成了储能与充电功能,设计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我们的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是为偏远地区和移动应用设计的灵活能源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和部署,为多种场景提供可持续电力。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系统专为海岛地区设计,整合了太阳能、储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保障海岛的能源独立性与稳定性。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提供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移动场景,从紧急救援到临时活动,能够快速部署并高效产生电力。
调度监控系统

调度监控系统

我们的调度监控系统为微电网和储能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确保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

中国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里程碑式突破!续航翻倍寿命超长增10-20倍

2024年8月6日 · 中科院青岛所开发新型全方位固态锂电池,正极材料具高能量密度、超长循环寿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有望改变电池格局,具广泛应用潜力,但距商用化尚远。

我国科学家取得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2024年8月1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有望让电子设备小型化、长续航的梦想成为现实。 这一成果7月3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

陈军院士谈电池创新:未来两年要突破600Wh/kg的固态电池研发

2024年3月8日 · 根据全方位球资讯机构SNE research报告,到2030年,全方位球液态锂离子电池供应量将从2023年的687GWh增加到2943GWh,增加4.3倍,占电池市场的95%以上,全方位固态电池的供应量则会从2025年开始的0.2GWh,增加到131GWh,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左右。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对此曾评价,"对于汽车技术而言,1%是很重要的市场份额,所以全方位固态电池的市占份额替

突破1千公里续航,固态电池大跃进:比亚迪宁德时代技术落伍

2024年4月16日 · 太蓝新能源在4月初通过官方渠道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全方位球首款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车规级"全方位固态锂金属电池。 4月12日, 广汽 发布了全方位固态电池,它采用了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 广汽埃安 电池研发负责人李进介绍,该款全方位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Wh/kg以上,较当前量产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质量能

中科院大消息 固态电池重大突破!_能源频道_央视网(cctv )

2024年4月11日 · 近期,关于固态电池的消息不断,广汽埃安旗下高档豪华知名品牌昊铂近期宣布,将在4月12日发布全方位新的的全方位固态电池技术,采用100%固态电解质。 上述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所谓"固态电池",几乎都是半固态电池。

华为固态电池新突破:终结电池衰减难题,开启续航无忧新时代

2024年11月6日 · 华为此次公布的固态电池专利,不仅是对现有电池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显示了华为在固态电池领域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 华为通过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设计,不仅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还显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这种技术创新将为未来智能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从市场反应来看,固态电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

中国锂电池"突围记"----中国科学院

2024年3月11日 · 2023年6月,一块由我国自主研发、能量密度每公斤360瓦时的固态锂电池正式交付给电动汽车的龙头企业,在业内引发热议。 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在电动汽车大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被认为是全方位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里程碑。 鲜为人知的是,到达这一"里程碑"之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科研团队已经在锂电池领域潜心耕耘40余年。

电池技术如何突破现有的能量密度瓶颈?未来十年内有可能

新能源汽车涵盖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这四大类型。

能量密度超600瓦时每千克!我国科学家实现全方位固态电池材料新

2024年9月12日 · 近日,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官方消息,该所武建飞研究员带领的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 研发出用于全方位固态锂硫电池的新型硫化锂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每千克 (Wh/kg)。 该研究为开发高能量密度的全方位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与目前已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 其能量密度高出1倍有余,且成本更低。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全方位固态电池研究进展及3大挑战(附国内电池技术路线图) 导

2024年2月21日 · 我们预计24-25年固态电池将迎来技术新突破。 纵观电池发展历程,每一次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均离不开新材料新体系的创新。 目前我国及欧美日韩等国均加大固态电池研发投入,我们预计24-25年固态电池三大技术难点将得到突破,锂电池迎来整体续航能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