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是谁突破的

2024年7月14日 · 01 国产手机电池技术迎来重大突破,采用硅碳负极电池大幅提升电池容量。 02 硅碳负极电池理论克容量比石墨高10倍,但充电过程中膨胀系数较高

All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

我们的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商业设施,确保高效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

这款储能充电一体化机柜集成了储能与充电功能,设计紧凑,便于安装与维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

我们的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集装箱是为偏远地区和移动应用设计的灵活能源解决方案,易于运输和部署,为多种场景提供可持续电力。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

海岛微电网系统专为海岛地区设计,整合了太阳能、储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保障海岛的能源独立性与稳定性。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

移动风力发电站提供便捷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移动场景,从紧急救援到临时活动,能够快速部署并高效产生电力。
调度监控系统

调度监控系统

我们的调度监控系统为微电网和储能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确保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

研发了十几年,国产手机电池终于要彻底变了

2024年7月14日 · 01 国产手机电池技术迎来重大突破,采用硅碳负极电池大幅提升电池容量。 02 硅碳负极电池理论克容量比石墨高10倍,但充电过程中膨胀系数较高

清华博士解读诺贝尔化学奖:锂电池的发明是人类科学史的

2019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获奖者为锂电池领域的三位学者: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惠廷汉姆和日本学者吉野彰。 理由是因发展锂电池领域所做的贡献。 在颁奖结束之后,清华汽车系博士、 答主"张抗抗"第一名时间在 撰文解读三位科学家的贡献、成就。 以下为张抗抗撰文全方位文: 锂电池的发明并不是人类科技树的必然结果,而是一项奇迹。 如果没有M. Stanley

中国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里程碑式突破!续航翻倍寿命超长增10-20倍

2024年8月6日 · 中科院青岛所开发新型全方位固态锂电池,正极材料具高能量密度、超长循环寿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有望改变电池格局,具广泛应用潜力,但距商用化尚远。 中国全方位固态锂电池又有新突破,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开发出了高能量密度、超长循环寿命的全方位固态锂电池,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深海深空

锂电池的发明者获诺贝尔化学奖!一文看懂锂电池发展简史

2019年10月12日 · 当地时间10月9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颁给美国科学家约翰·B.古迪纳夫、英国科学家M.斯坦利·威廷汉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开发锂离子电池"的贡献。 他们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50万元)的奖金。 约翰·B.古迪纳夫是 锂电池 之父,他使锂电池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方式更稳定,从而实现了

200年的电池进化史

2019年10月10日 ·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发明了第一名款电池 (Vlotaic Pile 伏特堆),他利用锌片 (阳极) 和铜片 (阴极) 以及浸湿盐水的纸片 (电解液) 制成了电池,以证明了电是可以人为制造出来的。 大约40年后,以为英国化学家John Frederic Daniell通过变换电池形式,解决了伏特堆放电时产生的氢气气泡问题 (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氢气,从而导致电

电池技术如何突破现有的能量密度瓶颈?未来十年内有可能

现在技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为200-300瓦时/千克,循环次数寿命一般在1000-2000次。 而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分别在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以及循环次数上各有优缺点。

华为公开一技术专利,电池技术再突破,传统电池厂商要注意了

2024年12月6日 · 成本问题: 硅基材料的生产成本目前还是偏高,只有降低工艺成本,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应用。 长期可信赖性: 再好的实验数据也需要时间验证,尤其是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是否稳定,得靠市场说了算。 产业链协作: 华为再牛,也需要上下游企业的支持,特别是从材料供应到电池生产的整个链条都得

替代电池技术层出不穷,谁将主导电池市场?

2024年12月13日 · 固态电池是指将传统电池中的电解液变为固体电解质,以大幅提升能量密度,而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 固态电池由于易燃风险低、能量密度高和充电快,被视为未来电池技术的有力候选者。

锂电池自发明以来,都取得过哪些较大的突破?

2021年1月2日 · 1、94年左右,负极由硬碳转为石墨,真正的突破,个人认为是最高关键的一次突破,直接导致了比能量和电解液体系的革命,对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2、2000年左右三元开始逐步应用,提供了低钴和高比能量的可能性;

中科院大消息 固态电池重大突破!_能源频道_央视网(cctv )

2024年4月11日 · 4月10日,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研究所)消息,该研究所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硫化物电解质研究取得新进展,解决了硫化物全方位固态电池叠层工艺的行业痛点及瓶颈问题,打通了硫化物全方位固态电池的大型车载电池